扬中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尚德的186亿资产归0,是什么让施正
TUhjnbcbe - 2023/4/25 18:29:00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m.39.net/pf/bdfyy/bdfal/

11月3日,一个久未在此间露面的光伏业界“传奇人物”,现身无锡新能源大会的行业领袖“脱口秀”,他就是昔日的中国首富施正荣。NO!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施博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施正荣博士。

昔日首富亿元身家的归“0”

年,今日的“施博士”,昔日的中国首富、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一鸣惊人,创业4年便问鼎纽交所。身价超过亿元的他,把荣智健、*光裕拉下财富榜的宝座,成了年中国的新首富。

当施正荣创建的尚德在美国股市冲高80美元/股的时候,这位站在人生事业巅峰的财富新星,睥睨天下,被英国知名媒体《卫报》评为“拯救地球50人”之一,何等的风光呀!

谁曾想年之后,被吹胀的产业泡沫终会现出原型,尚德股价飞流直下,到年初竟跌破1美元,成了一家资不抵债频临破产的企业。

50岁知天命,但施正荣的50岁迎来的却是悲情厄运,他的光伏帝国尚德宣布破产重整。数年间,施正荣坐过山车般,从传奇首富回归到“0”,如昨日*花,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施正荣本不姓施,而姓陈。年,他出生在江苏扬中的偏僻乡下,与哥哥陈恒龙是一对双胞胎。施正荣出生没几天,父母因家庭贫困,将他送给另一户施姓人家,成了抱养家的长子。

也许人生这一次“抛弃”、骨肉分离,对施正荣是一件喜事。施家是户好人家,即便后来有了自己的几个孩子,始终将养子视同己出,更为重要的是,一路支持施正荣念书。

恢复高考第三年,16岁的施正荣考上长春理工大学,4年后又顺利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研究所。毕业后不久,26岁的他又遇上游学澳大利亚的机会,成了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权威、被誉为“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的助手。从此,施正荣的人生故事,就与光伏绑在了一起。

年,37岁的施正荣以海归洋人(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身份回到无锡,创办了小型光伏制造企业“尚德电力”。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当时的无锡*府正“引智引才”,一声令下,不仅提供土地、税费优惠,当地8家国企还拼凑了万美元,入股尚德。

或许踩准了光伏国内外市场爆发的时机,在年,尚德一举成为首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挂牌当日,尚德股价大涨40%,掌门人施正荣成了中国新一代“首富”。镁光灯下,光环笼罩,一切来的那样突然,当然了,失去也同样来得“干脆”!

事业大成的施正荣,对各式光鲜亮丽的追求也达到了顶峰。一举买了雷克萨斯、顶级宾利等近十辆豪车,见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车。他参加达沃斯论坛,20万美元包机去,还与美国副总统戈尔共进晚餐,与英国查尔斯王子谈合作;总之,他得到了很多人渴望却无法企及的东西。

“财富的定义不是以金额来衡量,而是以时间来衡量。”这句话,是施正荣“过山车”式财富人生的最佳注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创业到中国首富,施正荣用了4年,而从首富到破产,仅不到8年时间。年,无锡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尚德太阳能电力破产重整。

尚德从来就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在光伏行业里,施正荣曾贵为“教父”,连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都说,我们应该记住施正荣、苗连生为中国光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确实,光伏产业被认为是朝阳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能在中国异*突起,与尚德等草根企业的努力是分不开。

然而,过去十几年光伏行业几乎每个企业,都经历了迅速暴富,坐上巨头“金交椅”,然后是质疑与问题不断,最终资不抵债,要么倒闭破产,要么一蹶不振的过山车,比如“尚德”的施正荣、“赛维”彭小峰、还有“汉能”李河君等。

发迹于光伏又倒在光伏上的大佬,一个个走上神坛,又迅速陨落,高速发展后又集中迎来“倒闭潮”,一个行业出现如此多共通性的现象,值得深思和反省!

比如有行业门槛低,容易一拥而上导致快速产能过剩;比如*府之手伸得过长,“跟风”过度扶持。特别是,“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链发展,一遭遇美欧的双反调查,加上泡沫产业挤出效应,光伏富豪们也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后的“裸泳”了!

“这多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都是灰。”一位尚德前员工如是形容盛宴不再的企业。对施正荣来说,过度灼热的太阳能产业,泡沫破裂将何时到来,灾难会以多快的速度发动袭击,是否预见过这样的风险?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有一套成败“归因理论”,用以判断和解释一个人行为结果的原因及动机。

在商业世界,无论是创业或者转型,最重要的是归因能力;这也是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能力。能够正确“归因”,就知道自己或者企业得与失、成与败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即便“一败涂地”,也能“东山再起”,自我颠覆。

一家企业的失败,抛开运气,%归因于创始人。沉寂数年后,施正荣以“博士”身份突亮相,不少媒体猜测,这或是“酝酿复出之时”。

过去,施正荣曾一度把尚德之成败,归因于*府,并自许是“一名技术型企业家”,将事业的起伏归咎于决策失误。中国光伏业巨人果真是这样倒下吗?我看未必!“施博士”应该反思的是:尚德,从来就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一、施正荣的尚德,是一个经济型企业。

即便施正荣始终如一钟情于光伏,似乎很专一,但其经营理念是以利润、赚钱为导向,不仅要赚钱,而且要快赚钱,对投资项目其实并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长远战略规划,而这正是一个经济型企业的明显特征。

机遇的风口来了,连猪都能飞上天,一旦风潮过了,摔了个仰面朝天。处于万众瞩目之中的尚德,一度被视为行业标杆,爱面子的施正荣,患上了领先强迫症,欲望极度膨胀后,就是失控的扩张。

纽交所上市后短短3年里,尚德的产能从多兆瓦猛增至0兆瓦,紧接着,施正荣又提出年兆瓦的目标。(实际产能仅完成不及一半)

此外,让施正荣引以为傲的入股GSF(环球太阳能基金资本公司)创造市场需求的模式,因反担保案,成了推倒尚德的“多米诺骨牌”。很快,施正荣就陷入关联交易、“掏空资产”、内斗、被逼宫、停产、债务风波。。。。。。短短12年内,从0到巅峰再归0,一切荣耀和光环都灰飞烟灭。

照道理,尚德也有符合生命型企业的某种特征,比如专注于一个领域(光伏)的经营并长久不动摇。

可我们也发现,施正荣其实在光伏产业上是“专一”而非“专注”,比如对欧美市场并没有清醒地评估,对企业的股权机制上也没有作出合理的安排及处置,当行业危机已有苗头时,还是被财富的光芒遮蔽双眼。

战略决策上的失误,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再遇上外部环境的影响,施正荣的光伏梦很快地破碎了。

二、老臣的被“抛弃”,其实是对企业归属感的丢失。

尽管尚德的股权成分有大量的国企持股,可无论是“主权”(所有权),还是“治权”(控制权),尚德都应归入家族企业里面,创始人施正荣拥有至上的话语权。

一个企业能否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共同体”,员工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打造一支高稳定性的员工队伍,凝聚大家的力量,企业才能可持续快速发展。

对家族企业而言,创业阶段一支中坚力量就是“三臣”:老臣、家臣、功臣;对很多“接二代”来说,“三臣”问题处理得好,就会变成助力自己事业的“清道夫”,处理不善则就变成“拦路虎”。

反观施正荣,企业上市成了“首富先生”之后,变得冷酷无情。他开始重用一些有背景、更体面的人才,而创业之初那帮从底层随他奋斗的老员工,感觉被“抛弃”了。

年,当他引入一批外籍高管进来后,先前那批高管又被“蹬开”了。如此“喜新厌旧”,其实并不是正确的人才观,又何来企业归属感呢?

一旦风险袭来,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哪一个愿意跟你同甘共苦呢?结果往往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今天的“施博士”,应该如此反思“尚德之败”: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随着企业的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种变革的增加,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

一定程度上,时间是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最好参考,如何构建员工与企业的生命共同体,不仅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更是打造百年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

——长三角家族企业之(1)——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德的186亿资产归0,是什么让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