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河”是高桥的一张名片,每个深爱家乡的人都会深爱这张名片,我亦如此。要想评论“南北大河”,你必须先了解高桥在开凿“南北大河”前的排灌系统,否则你的评论是没有参照系的。
高桥在开凿“南北大河”前的排灌系统很杂,还不能称之为系统,只能说有几条排灌的港渠。年前高桥主要有三条通江的港,分别是:大坝港,新桥港,大沙港。其中大坝港的排灌面积最大,从大坝涵闸开始经丰固圩西转向北,穿高桥镇到季家湾再转向东,在周家牌坊处分成两条港,一条港续继向东到丁家窝子的“60闸”与新桥港相连。另一条港向北穿四方桥镇经六圩到丹徒四圩。新桥港从大沙码头开始,经新桥圩到耿家梨园转向北再到丁家窝子的“60闸”与大坝港相连。大沙港从大沙炮台开始到小石圩与十三圩交界处分成两条港,一条港向西经坝四圩转向北到五圩。另一条港在十三圩转向北经十一圩小庄到港东圩再到蒋家湾兜。这里要用到一个水利学的专用词汇,叫“汇水面积”,即通过这条港排到长江去的降雨区的面积。按我的不准确估计,大坝港约承担10平方公里降雨区面积的排水工作量,(灌溉面积相等,下同);新桥港约承担4平方公里降雨区面积的排水工作量;大沙港约承担2平方公里降雨区面积的排水工作量。从上面每条港所承担的汇水面积看,三条港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在年前高桥的大部分水田都是沤水田,割稻是要带丫子在水中割的,大部分水田只种一季。因此这时的高桥公社领导人开始重新规划高桥的排灌系统,使其更符合高桥的实际情况。这里还应补充一点,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许多灌溉渠、水库都是这一时期建设的,如镇江的金山河、运粮河、京杭运河谏壁入江口等。丹徒县的其它一些公社也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许多重大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如大路公社对沙腰河的整治,姚桥公社姚桥闸的建设等,这些无疑影响到高桥公社决策层的思维。因此年在公社书记衡寄生的带领下高桥开凿了第一条排灌渠,即现在的三支河,按衡书记的规划,高桥将开三条东西向平行的支河,一条南北向的主河,当时的说法叫“丰”字式,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衡书记没有完成他的规划就调离了高桥。就我当时的印象,衡书记组织开这条河的阻力是很大的,大部分高桥人不支持开这条河,以致在WG中开这条河成了衡的“罪状”之一。
衡书记开这条河有没有科学数据的支持呢?这对于一个只有13岁的初中生(开河当年我13岁)来说是不懂的,开河农民以及生产队长在我面前说的那些话我也只能听懂一半。再说一段插曲,年我作为丹徒县建安总公司的技术员参加镇江长山提水站建设,使我第一次对水利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年我代表丹徒县建安总公司参加苏南运河拓宽、坡岸整治工程投标,我投的标段是辛丰到丹阳标段,一百几十公斤的图纸、资料、标书,我细细地研读了半年,我读懂了图纸和标书,这时的我也同样读懂了高桥的南北大河。长山灌区的提水能力是8m3/s,这可能是高桥江边排水站全部排水能力的两倍,长山到菱塘水库的水渠宽约6米,深不足2米。
衡书记组织开挖的三支河是一条排灌两用渠,河的北岸地面上还筑有一条灌溉渠,当时的三支河不通江,河东端设有排灌两用电动抽水机,如果高桥出现内涝,抽水机向长江排水,如果出现干旱,抽水机则向灌溉渠灌水。但这一设计从第一次使用就被证明是失败的,因为三支河不通江,不能利用江岸内外水的落差,第一、二天做的都是无效功,等到第三天做有效功时秧苗已经发*了。而灌溉渠则一次有价值的功都未做过,第一次灌溉,水只流到利字圩头就再也流不过去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高桥排灌渠的规划者、设计者都没有水利建设的常识。水流需要落差,这就好比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小球沿斜面的分力一定要大于小球与斜面之间的摩阻力,分力越大,即斜面的角度越大小球滚动的速度才会越快。高桥是长江冲积平原,东江边到西江边基本没有高差,水流的动力在哪儿呢?年时高桥有没有人懂水利工程呢?有!当时高桥的水利大队部有一名水利专业毕业的中专生,是柳洲大队人,按照一个中专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他应该懂得三支河设计上的缺项,他也应该懂得高桥全地域汇水面积,高桥10年一遇的最大日降雨值,连续降雨日数,以及保证秧苗存活的排水时间。根据这些数据他就可以推算出高桥全地域排水所需的装机容量,以及与此装机容量相配套的排水渠的断面面积。为什么高桥具备这样的设计人才,又有衡书记这样的组织指挥者而找不到他们的交点呢?这可能就是时代留给我们的思考。犯颜直谏和礼贤下士一直被国人奉为做人的最高准则,但自古以来有几人做到了呢?如果这位技术员敢犯颜直谏或衡书记礼贤下士,高桥不就找到了最佳交点了吗?
接下来的、年高桥的各个大队(年前高桥不设大队一级建制)相继开挖了类似于三支河的排灌渠,如柳洲大队开挖了大沙炮台至宝塔塘大岸的排灌渠,这些排灌渠对高桥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现在已无法考证,年前后这些排灌渠全被填平。
年我在黑龙江戍边时收到了一份从家乡寄来的由时任公社书记蒋柏森主持起草的水利建设规划宣传材料,按照这份材料,高桥将开挖一条南北向大河,七条东西向支河及若干条小支河,宅基地将全部移至七条支河的两岸,并且对民宅规定有统一的檐高与进深。不得不承认这份规划的设计者的气魄很大,但也应该承认这份规划同样没有找到技术工作者与组织指挥者结合的交点,这次还要增加一个建筑规划工作者。因此这个方案也没得到完全的实施,直到现在为止高桥的自然村还基本保留着。
前面我们做了纵向的比较,现在做横向比较。与高桥自然条件完全相同的邗江县的头桥公社、黑桥公社、新坝公社、李典公社,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落后于高桥,同一时期这几个公社也挖了排灌渠,但数量远少于高桥,他们把有限的资金和劳力用于旱改水(这几个公社原均为旱田),并取得了成功,50年后这几个公社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全面超越高桥。与高桥一江之隔的扬中县,面积和人口大约是高桥的12倍,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桥差不多,他们也没有挖那么多的排灌渠,而是把农村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社队办企业,50年后扬中成为全国桥架(电器材料)的生产基地,经济远超高桥。这些自然条件与高桥完全相同的公社或县,如果在50年内有一个公社、有一年因发生过内涝而致灾,那就是说高桥这样的排灌渠布局是合理的,事实是50年来没有一个公社发生过一次内涝。这就从旁证上找到了高桥现在的排灌系统不是最合理的。六十年代中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起步时期,也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高桥把这么多钱用来挖河、填河、再挖河,与周边地区拉开距离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这还不包括因挖河损失耕地的产出。
高桥的近邻大港公社和谏壁公社,无论是年降雨量还是日最大降雨量都与高桥差不多,不同是高桥属长江冲积平原,大港、谏壁属丘陵山地,再一个不同点是高桥的地面高程低于大港、谏壁。从谏壁的雩山北到粱山,从粱山向东到甸上、葛村,再向北到大港的赵魏,这里在年前全部是水田,这块地方的总面积不会小于高桥的总面积,也就是说,如果下同样的雨,这里地面的总水量不会少于高桥的总水量,进入田里的水会比高桥多,因为这里有山和岗地,但这块地方没有开凿一条像南北大河这样的排灌渠,那么这里是怎么解决水田的灌溉和降大雨时的排涝的呢?我没有进行详细的考察,只能谈一点浅表认识。这里的土属于固结度很高的红黏土,高桥的土属欠固结的粉质黏土,固结度很高的红黏土的孔隙比小,土内很少有水渗流的微小通道,而高桥的土孔隙比大,土体内布满了渗流通道,如果剖开高桥的土,你会看到土的剖面上会潺潺地流水,而大港、谏壁的土没有这种现象,大港、谏壁的田高差很大,往往上块地插秧,下块地种旱粮,却互相没有影响,就是这个原因。大港、谏壁人早就发现了当地的地形和土质的这一特点,排灌设施都是按这一特点设计的,如雩山的北侧山脚处建有多个小型水库,下雨时山上的水会被贮蓄在水库里,留待干旱时灌溉用,在梯田的最低处又会设几个大的水塘,用以调节田里的水位,如雩山到大楼家村之间就有几个这样的水塘(现在这里已被镇大公路占用)。地块与地块之间有一条小的排水沟,类似于高桥的垄沟,下雨时地里多余的水会通过这条小排水沟进入水塘,而水塘的库容也是经过多年观察确定的,是能满足贮存多余水的,所以大港、谏壁这一带的排灌设施的用地面积比高桥少得多,排水费用也比高桥低得多。
时间是最好的优选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有存在价值的东西它才会存在,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反之时间会让那些无存在价值东西逐渐消失。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的高桥人一定会认识这一问题。
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已经让我们认识了“南北大河”,高桥人为什么还深爱这条河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南北大河”虽然不是千虑之一得,但它相对于高桥原有的水利系统是要好一些的,所以高桥人民接受了它。第二个方面是“南北大河”的开挖解决了高桥没有路的问题,在“南北大河”开凿前高桥几乎没有适合板车、拖拉机行驶的路,更不用说汽车了。年衡书记带领高桥人民修筑了第一条适合板车走的石子路,从四方桥经高桥到荷花池,路宽2.5米,包括路肩约4米宽。开挖了“南北大河”后高桥所有的自然村都通了汽车路,这无疑对高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高桥人民感恩“南北大河”。第三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衡寄生、蒋柏森是解放后高桥最有作为的两任领导,他们确实为高桥人民做了许多值得后人赞颂的好事,高桥人民珍惜“南北大河”这张名片就是对这两位领导的怀念。
文吴富根
-End-
免责声明①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