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漫步在江苏扬中新坝镇联合村,文体活动中心、统计文化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家前屋后花木扶疏,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时而有鱼儿游过……一幅田园风光新农村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自年底被确定为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单位以来,扬中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集农村垃圾收运、河道保洁、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村容村貌“三乱”整治、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维护、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八位一体”的运行维护机制,树立了农村公共运行维护的“扬中品牌”,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路。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市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改革”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清单之一,6月份该市发布《扬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目标和方向。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严重供给不足的同时,“有钱建无钱用”“有钱建无钱管护”“重建轻管”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扬中市落实硬性化的资金保障。市财*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及人口在人以下的行*村每年补贴13万元,对人口在人(含)-人的行*村每年补贴15万元,对人口在人(含)以上的行*村每年补贴17万元。还对年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补贴标准再上浮20%,同时要求各镇(街、区)按1:1的比例配套,并按照同等进度、同样标准拨付。
有了资金保障,各村开始建立专职化的管护队伍。扬中的每个村按照每名村民至少配备1名管护人员的标准,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组建管护队伍,目前全市已组建1多人的管护队伍。在管护队伍组建过程中,扬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注重吸收村里的困难群体加入,“一方面为村级管护增加了力量,另外他们也可以得到一部分报酬,每人每年可增收1余元。”油坊镇同德村*委书记解鹏如此介绍道。
同时,扬中市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域划分为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明确相应的管护人员,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并通过公示牌的形式,将管护内容、管护责任、管护人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构建起农村公共服务管护的长效机制。
看着身边越变越好的环境,老百姓也加入到环境整治提升中来。油坊镇会龙村包奶奶家,家里有一个柴堆竟然是60年前堆放的,这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柴堆的用处不大,加上每年修树,柴枝根本来不及消化,因此每年都用不清。今年人居环境整治时,她主动打电话让儿子儿媳利用节假日从三茅回来帮忙清理,“这下终于清爽了,村里把环境搞这么好,我也不能拖后腿。”
扬中市还建立“月暗访、季通报、年总评”制度,由市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考核部门,对照考核评分表,对行*村进行现场考核,做到一套班子查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在此基础上,年底根据考核得分,对全市前6名的行*村进行奖励,对年度考核平均得分全市倒数的行*村,扣发市补助资金,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据统计,“八位一体”实施以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农村河道有专人负责保洁,农村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文体设施实现了长效管护,文体设施损坏率仅为2%左右。(*钰之郭雨苗)
来源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
校对
葛颖慧谭晔尚颖
审核
凌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