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
一台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
一小块肿块被切下
送往“神秘之地”
——
医院病理科
对于是否只是切除异常肿块
还是要扩大清扫
手术医生急需要对切下的肿块
有个良恶性上的判断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
01手术室里的终极判官看、摸、切、冻、染
没个7、8年功力拿不下来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又叫做“手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
从标本送来那一刻,要经过
核对→取材→冰冻→切片→染色→诊断→发报告
整个过程需在30分钟内完成
标本送来了,先核对!
肿块先放手心仔细观察
看看肿块中哪里不对劲
“砧板”(操作台)上“伺候”(取材)
取材精准是标本诊断的首要前提。
取材刀、剪刀、镊子、标尺
还有像小烛台的东西(冰冻头)
轮番上阵
冰冻头正在-20℃的冰冻切片机内
快速冰冻
开始切片
刀头快速运作
就像刨花一样刨掉表层不平整的部分
留下标本最完整的横截面
用刷子小心摆放在制备台面上
再将横截面附载玻片上
标本雏形已成
下一步要进行染色
染色操作台
这个场景有点像化学实验课
伊红、苏木素、梯度酒精……
这些组成的,就是
HE染色系统
病理科医生喜欢把这个操作台称作“定妆台”
这个环节能让标本观察时更清晰
染色处理后的标本
用树胶将盖玻片叠加在载玻片上
至此
标本制备成功
最难的环节——诊断
靠着几个细胞
就要辨认属于身体哪个部位
是“良”是“恶”
显微镜下
是我们从未涉猎的
微观世界
也许你看到过非常美丽的标本
比如
↓↓↓
但其实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室的病理医生
看到的标本
是这样的
↓↓↓
就是说
术中冰冻标本
看起来不如常规标本清晰?
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优点是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取材,迅速做出准确病理诊断,也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痛苦。诊断病变的性质(肿瘤还是非肿瘤?良性还是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是否侵及相邻组织或器官?有无淋巴转移?)、手术切缘有否残留癌细胞等。
但凡事往往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对常规病理(全称叫常规石蜡病理),术中快速病理准确率仅达95%,有时误诊、漏诊难以避免。因此,术中快速病理仅能作为临床手术治疗的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病理诊断,凡做术中快速病理的标本都还要做常规病理。
在观察并确定无误后
病理科医生在电脑上敲下诊断意见
一份病理报告
即将展现在手术医生眼前
一份病理报告
就是一张判决书
生命的路口
左转还是右转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良性或恶性
对于手术医生和患者而言
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手术方式
曾遇到过一份病理标本,从肿块的外观来看,是个“一目了然”的乳腺结节,切开肿块后,有一小处的灰白、质嫩区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于是,就对这一小块区域进行取材,结果证实,这就是个恶性肿瘤。而这意味着,这位患者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病理科医生当时没有诊断出来,误判为良性,那患者就要面临二次手术,还有可能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病理医生而言
他们庆幸“抓住”了恶性肿瘤
却也为报告另一端的患者神伤惋惜
但无论良性恶性
都是他们用数十年功力沉淀下来的“一字千钧”
02精确检测带来精细治疗数十年弹指一挥间,
医院病理科已由当初的两间小屋,
发展到如今多平方米的工作区,
从当初仅有的一台显微镜和一些简单的器械,
发展到后来的全自动染色封片一体机、
全自动HPV检测仪、冰冻切片机等检测设备,
夏林和医院病理科的变迁,
同时也推动了病理科的发展,
并成为区域内顶尖团队。
年10月省内著名病理学专家“范钦和教授工作站”落户人医,助力疑难疾病诊治水平再提升。CASE精确检测带来精细治疗!年前,一名70岁的男性患者,在体检时发现直肠有一处病灶高度疑似恶性肿瘤,后经直肠活检取材分析发现该处病灶病理诊断较复杂。第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但还需排除恶性淋巴瘤、神经内分泌癌。焦急的家人又将病理医院会诊,但给出的答复都是无法明确诊断。就在家人一筹莫展时,医院的病理科主任向家属提及,医院病理科范钦和教授在这方面造诣很深,可以邀请他再会诊一下。这块辗转多处的病理切片最终放在了范教授的显微镜下。最终,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范教授给出了很肯定的诊断:低分化腺癌,但必须再做免疫组化与恶性黑色素瘤进行鉴别诊断。几天后,免疫组化报告出来了,结论和范教授的诊断完全吻合。这也为这名患者下一步精准治疗指明了方向。如今,市人医病理科年检测样本超过2万例,最多的时候,每天接到的送检标本达近百份,医院的,医院的。为无数患者精准治疗保驾护航。03向基因病理检测进发虽然娴熟的技艺已足以让夏林和同事们出色地完成病理检测工作,但入行已20余年的他坚持认为,再过20年,回看如今的病理检测技术,只能用“老土”、“LOW”来形容,正如当下回看20年前一样。
因此,他必须带领病理科不断向前,将病理检测工作不断细化,推向深入,与国内、国际接轨、同步。根据规划,医院的病理科将继续扩大到平方米,病理科医生的分工也将更细化和专业化,以便为各专科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让病人获得更精细化的治疗。
“基因病理检测是未来的方向。”最新的研究已经表明,癌症的发病与基因的变异有很直接的关系,某个基因片段的增加或缺失,便有可能引起相应的癌症。在癌症面前人往往会觉得无能为力尤其是跟“基因、遗传”相关时大家倾向于说这是“命”其实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对所谓的“命运”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肿瘤基因检测就是我们还击的一大武器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增加或缺失的片段,便可以得出最精确的病理检测报告,进而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以最少的代价,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好的疗效。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肿瘤基因检测”,是从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检出BRCA1基因突变,接受预防性乳腺切除以降低患癌风险开始的。那么普通人能用上这个反击命运的有力武器吗?
答案是肯定的扬中的罗女士就是收益人之一CASE神奇!基因检测揭示“肺癌来源”,元凶竟来自乳腺!60岁的罗女士去年被确诊为肺癌后,医院积极治疗,但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考虑往返就医很不方便,罗女士和家人商量带着外地的治疗方案回扬中就医。
入住市人医肿瘤科后,医生为罗女士做常规肺穿刺并将标本送往病理科检验。病理科常规切片检测考虑“肺癌为乳腺癌转移”,而肺部原发癌和转移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建议患者做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
在临床医生的再次询问下才得知,原来罗女士12年前曾患过乳腺癌。随即,经得家属同意后为其做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
很快病理检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罗女士的肺癌是乳腺癌转移过来的。元凶找到了,紧接着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临床表现、疾病分期,制定了靶向治疗方案。在经过精准治疗后,罗女士病情也逐渐好转。
尽管基因检测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作为探索路上的参与者,夏林和同事们坚信,人类终将会攻克癌症,而医院病理科,也将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审核︱胡红云沙海萍编辑︱紫熙制作︱紫熙投稿:yzry_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