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业
管
理
制
度
兴隆中学
根据扬教办〔〕20号《关于印发扬中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试行)的通知》的精神,为加强学校作业管理,我校改进实施了《扬中市兴隆中学作业管理制度》。
一、
布置作业的原则
01
在内容上突出精选性和探究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精选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要求教师能精心选择,坚决杜绝题海战术,尽量避免机械的抄写。
02
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03
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04
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每次作业选择一定的比例,尽量使用激励性语言和个性化评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二、
作业布置的规范
1.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2.作业的容量要适当,能在课堂完成的作业不布置到课外去做,每天课外作业总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每一门学科的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3.作业要精选。学科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料信息的征订与收集,保证每个备课组的教学资料有多种,建立学校精选作业资源库。除配套的作业练习外,教师要精选或编写补充作业。
4.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的水平为准,也要有利于培养“尖子”,适当照顾后进生,提倡因人布置弹性作业。
三、
作业管理的流程
1.每位老师在当天下课时一定要布置好作业,不得留到放学前布置。
2.每班选出一名作业记录员,负责每天记录《兴隆中学作业记录簿》,当天第6节课前先交至本班班主任处,班主任把控当天班级作业总量,作业量过多时可适当删减,并在作业记录簿上进行调整,及时告知班级学生。
3.班主任核查班级作业总量后,立即把作业记录簿交到教导处,由分管年级行*、分管教学校长共同核定后签字,并在校园网公示。
长按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