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近到走进,从学习到实践,生本教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和博大。但教改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抓住了根本,走对了方向,才可能形成一段真正有意义的探索之路。生本就是这样一个方向。真相信、真实践,就会有真收获。生本理念在我们的学校已落地生根,更期待春暖花开。
接触到“生本”这一概念始于年,《人民教育》专题做了介绍,此后几年,《人民教育》不断进行深度解读与报道,学习过程中油然而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觉;其间,伴随着各种教学改革模式的声名鹊起,生本成了其中的一个教学流派,市内外不断有学校参与试点实验,学习、观摩、探讨之余,反倒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茫;初到新学校,十分欣喜地看到,在这里生本理念耳熟能详,生本课堂有模有样,生本教育有声有色,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真正深入课堂,走进学生,细化管理,还是觉得有太多的值得推敲和揣摩之处。带着这样的疑虑和困惑,我赴粤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生本教育管理与研究人员培训。
一、真相信才会有真实践---生本观念要进一步确立
只有解决了认识上的转变,才有可能形成老师行动上的转变。课改十余年,经过各种专题、通识的学习、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要在头脑中确立起一种崭新的、科学的、现代的教育理念还很难:有的墨守陈规、闭目塞听,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感知迟钝;有的对固有的观念方法因为熟悉、好操作而念念不忘、依依不舍;还有的对一直以来的苦教苦学也心生不满甚至深恶痛绝,但苦于找不到令其信服的新方向。不想变、不敢变、不能变等认识问题成了推动改革的绊脚石,老师们在犹疑和茫然中观望、等待。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一句话,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
我认为,要真正确立生本观念,一是要热爱:爱教育,把她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来追求,永无止境;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饱含一颗仁爱之心,体恤学生成长的辛苦与快乐。二是要尊重: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教师要主动抛开师道尊严,彻底改变削足适履的做法,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点。三是要相信:相信学生有学习的本能,学习是儿童的天性,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只是花开可能在不同的季节,而早开晚开都是花。
“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你不能让他喝",这是一句英语谚语,意思是只可引导不可强求.教学改革也是这样,将信将疑只会停步不前,半信半疑可能会半途而废,只有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才能坚定不移。认识态度决定行动力度,认识高度决定改革进度。
二、真实践才会有真收获---生本课堂要把握其实质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改革:一个孩子快不快乐,取决于课堂;学校教学质量高不高,也取决于课堂;想了解孩子真是的生存状态,只有到课堂去看看。
我校在生本大旗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了生本教育的实践行列中。经过四年的摸索,生本课堂已初具形态。前置研究,引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材整合,“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小组合作,学生对话互动,共享共进。
然而,教学改革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真正走进课堂,还是会发现,对照生本的核心和精髓理念,对照生本的本质要求,对照生本的理想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在“生本”与“师本”间切换。生本课堂还没有真正成为常态。生本课堂常常出现在展示比赛、交流研讨的一些活动“秀”中,而平时,有的老师觉得这样的课课前要花大量的功夫、课上很难把握,有时候进度还赶不上,都不如传统课来得简单、好操作,于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老师带着学生无奈进行着“切换”。
二是课堂在“有模”与“无模”间纠结。很多老师认为生本课堂必须要按照既定的模式走。其实,在实践初期,为了强势推进,一般都会一些简单的操作模式,以后逐步形成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流程,以及学科内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课型,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模式不一定产生同样的结果。只要是为学生“好(hǎo)学”,只要是学生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是学生学得快乐,都应该是生本课堂。
“有模”而“无模”,此时“无模”胜“有模”。三是课堂在“有形”与“有神”间游离。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方法上强调“先学后教”,“小组合作”,但课堂上常常出现有形而无神的学习活动:假先学、假讨论、假展示,主要原因:前置性设计不根本,小组讨论走形式,班级展示像演戏,等等。之所以要求前置性研究,是因为只有有了学生的“先学”,学生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的大脑尝试了,才可能思维,才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思维有了碰撞才能撞出火花。能让学生先学起来是问题的关键,“前置小研究”是学生“先学”的内容,一定要好(hǎo)学。
所以,前置小研究的布置一定要简单、根本、开放,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即简单,问题要能切入概念的核心即根本,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开放。同样,生本教育是发动学生学习的教育。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激励等,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学生在展示中发现自己这种最高价值时,就可能不断地在内心强化这种价值需求,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逐渐产生学习的热情、信心、自豪感和成功的欢乐,由此激发出强的内驱力。这就需要把课堂转变成学生的学堂,再把学生的学堂变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因此,讨论不应该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拥有话语权,展示也不应该是少数学生的独角戏。课堂应该是所有学生倾听、思考、交流、碰撞、提升的舞台。
三、真生本才会有真发展---生本要从课堂向德育、管理延伸。
“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快乐。”生本的理念不仅要落实在课堂,还应渗透到校园的每一处,生本德育、生本管理应绽放出新的光辉,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样应该体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德育要会说学生喜欢听的话,做学生喜欢做的事。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基于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理解,说学生喜欢听的话,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学生最愿意听的话是有进步就得到鼓励,做了好事就得到表扬,回答正确得到肯定,任何表现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