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上坐”到“实地走”,近年来,扬中法院立案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开展“法官进网格”工作,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及时、高效、就地解决群众诉求,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您好,我是扬中法院的,我们已经到你们村村委会了。”
“好的,我也快到了。”
7月中旬,立案庭法官朱琴梅与书记员前往新坝镇五一村,就一起定作合同纠纷案件开展上门调解工作。
年10月,被告王某向原告董某定作大理石,用于铺设门前、门厅等地。后双方未能就定作事宜达成一致,董某将部分大理石送至王某所在地途中,王某也予以了拒绝,为此双方发生争执。
经过调解员多次背对背沟通,双方当事人初步达成调解意向。由于原、被告都居住在新坝镇,双方均年过七旬、行动不便,也不能熟练使用手机,为了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纷扰,承办法官联系双方当事人,整理好法律文书上门调解。
期间,承办法官将事实与法律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两位当事人进行释明,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原告撤诉。
法官进网格,为的是诉源治理,从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法院不能“单打独斗”,还要“巧借外力”、“形成合力”。
//
“谢谢你们,这么热的天,还上门帮我们调解,把这个事情解决好!”
近日,立案庭庭长包新月和法官助理来到三茅街道中华村,就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虽然双方当事人就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存在争议,但承办法官通过查阅资料、释法明理,与村干部联合进行政策解读等方式,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维系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以来,立案庭以“法官进网格”为载体,力促审判力量下沉、审判重心前移、审判服务延伸,提升“见法官率”,实现群众找法在身边。
//
与此同时,立案庭结合网格实际,积极做好政策宣讲、法律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两名法官助理先后参与市博联农商城“反诈”宣传;与市检察院联动,参与拍摄“反诈”专题宣传片,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
原标题:《为群众办实事
炎炎夏日“法官进网格”让群众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