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7/10 4:32:00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处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江淮大地万象新,在这里,传统与创新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打开一扇向“新”而行的光明大道。鉴于此,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特别推出《我AI的江苏》系列策划,希望通过AIGC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深入挖掘江苏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新亮点,用全新的视角和维度,展现这片热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江苏各大城市旅游市场火爆。鸭血粉丝、小龙虾、大闸蟹、小笼包等为人熟知的“老牌土特产”,受到了众多游客的欢迎。你也许不知道,在江苏,也有这样一些“隐藏款特产”,像碧根果、黑莓这样的农产品,在一般人印象中,它们大多来自进口,但其实,它们早已在江苏生根发芽,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隐藏款特产”不仅质优味美,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AI绘制的碧根果AI绘制的工人在包装碧根果AI绘制的黑莓AI绘制的农场工作人员在采摘黑莓AI绘制的河豚AI绘制的水产养殖基地“坚果脑袋”爱吃的碧根果,三分之一产自江苏爱吃坚果的人,一定很熟悉碧根果。碧根果学名叫薄壳山核桃,这种坚果因其果大、壳薄,出仁率高,且富含97%的不饱和脂肪酸,成为了人们最安全的补脑保健优质食品。你也许不知道,全国三分之一碧根果产自江苏,其中宿迁市泗洪县是江苏碧根果主产地,这里也被誉为“中国碧根果之乡”。碧根果育苗基地图片来源:央广网(泗洪县委宣传部供图)年,当地的种植户张勇在泗洪县双沟镇大红山租了60亩山地,试种碧根果树。近20年后,张勇的科晖农业生态园是宿迁地区碧根果种植第一家企业,规模扩展到近亩,其中亩的丰产林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连片种植丰产园。科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也给当地农村留守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江苏成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内,国内先进的碧根果烘干、分拣、剥壳及榨油精炼生产线已经安装到位,可以成系列地开发优质鲜果、休闲食品、高端食用油、磷脂保健品、植物蛋白饮料等绿色生态产品。该公司还积极探索实施“公司+合作社(村居)+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与村民合作社合作,合作社带领农户从事种植、管护、采摘等劳务,带动周边余人就业,农户年均可增收1.2万元。江苏成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的坚果分拣机器人图片来源:紫牛新闻目前,泗洪县全县种植碧根果总面积达10.4万亩,万亩以上基地4个,分别位于双沟镇、龙集镇、魏营镇以及重岗街道,占全国总量的12.5%,被誉为“中国碧根果之乡”。泗洪县县长耿晓云表示,近年来,泗洪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她诚邀各位企业家到泗洪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把泗洪作为“研究所”和“试验田”,泗洪一定会成为企业家们事业发展的新空间、投资兴业的新舞台、耕耘收获的新天地。小小“黑钻石”,种出大产业和“莓”好生活黑莓成熟,挂满枝头图片来源:扬州日报黑莓,也称露莓,营养丰富、风味醇美,且具有药用价值,享有“生命之果”“黑钻石”的美誉。这颗“黑钻石”,在扬州仪征市马集镇土地的滋养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年,马集镇引入百汇园集团,发力黑莓种植,合心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十年前,百汇园集团在仪征市马集镇合心村种下亩黑莓试验田;十年后,全镇黑莓种植面积已达亩,黑莓产业一片兴旺,马集镇也成了中国黑莓单体种植规模最大的区域。但黑莓鲜果入口酸涩,更适合进行深加工。如何提高附加值?黑莓深加工基地内,食品级标准化厂房、高温保鲜库、低温冷藏库、速冻库等设施一应俱全。黑莓原液、原浆、果汁、果酱、冻干粉、黑莓牙膏、精油皂等衍生产品也在这儿“应运而生”,被送往全国各地,实现了每年近2亿元的产值。扬州仪征市马集镇图片来源:仪征发布除了卖产品,这座“黑莓小镇”还忙着“卖风景”。盛夏时节,绿意葱茏的黑莓园,总能见着大批游客挎着篮子前来采摘着黑莓果。“黑莓+采摘”“黑莓+旅游”等模式的推陈出新,让这里集吃、住、游、渔、购、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综合体吸睛更“吸金”,每年都有着近10万名游客慕名来到这座小镇。客如潮涌,让周边村民端起了在“家门口”就业的饭碗,每人每月能增加至元的收入。盛果季节,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也可以帮忙采摘鲜果,企业按照每公斤1.5元的价格支付额外的工资,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修枝、除草等黑莓种植的基础维护工作。这样的工作幸福感让不少村民感到满足,当前,马集镇黑莓产业链已涉及就业人口超千人。一条条“生气的”鱼,成为这座城市的“活招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曾在春日江南写下这两句诗。今天,漫步“中国河豚之乡”镇江扬中市,随处可见“正是河豚欲上时”。一碰就会变得“气鼓鼓”的河豚,是扬中“活招牌”,搅活了这座长江大岛的乡村产业。河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扬中最大的生态水产养殖基地——江之源生态养殖基地,每年可以产出50万尾到80万尾河豚。据了解,“江之源”占地亩,其中亩是租用永和村的土地,这些土地每亩每年租金达元。此外,企业也为村民带来了工作机会。“江之源”现聘用12名农民为企业正式员工。每年水产销售旺季,周边乡村留守妇女、60岁以上老人来当临时工,每人每天有至少百元收入。一尾河豚,带动了扬中富民强村。年,扬中全市河豚的养殖面积近亩,数量达到万尾,每年实现产值达2亿元。而以河豚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成了扬中农业产业“最大招牌”。除了养殖河豚,扬中烧河豚技术,也是盛名在外。每年3—5月,是河豚最肥美的季节,全国各地的“吃货”慕名来此。这为扬中带来了“流量”,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扬中积极打响“以食促游”品牌,组织开展“悦江岛四季、遇人间百味”系列活动,推出“扬中味道”纪录片,精选23道具有典型代表的乡土名菜,绘就扬中“美食地图”等,编制“食在扬中”特色农产品推介手册,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扬中市新坝镇联合村图片来源:乡村干部报扬中各村也借此推出特色乡村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位于该市新坝镇的立新村依托高效农业园,整合利用旅游资源,把立新村打造成江苏省高校农耕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游基地。年7月,立新村联手新治村、联合村,成立镇江市首家强村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携手推进三江湾旅游集聚区建设,“组团”打造外在美丽、内在丰盈的和美乡村。“隐藏款”特产背后,是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记者了解到,年,江苏省启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四个一”建设工程,着力构建“4+13+N”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达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营业收入1.36万亿元,休闲农业综合收入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亿元。今年的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发展作出新部署,要求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江苏将坚持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更深层次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更高质量推动加工业态升级,更大力度激发产业主体活力,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李璞文/AIGC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