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江边上的一座困城镇江
TUhjnbcbe - 2023/12/5 7:49:00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圈之一。苏南板块在“长三角”经济格局的崛起备受瞩目,当苏锡常都在争先恐后的争当区域第一这个位置时,一座苏南城市却在这场竞争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她就是镇江。

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这些地名都是她辉煌“履历”的组成部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还将镇江单独列出,认为她是最有可能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

今时今日,如果还有人用历史的眼光看镇江,绝对是一种错觉。因为,属于她的“花样年华”已经过去。

在这个GDP说话的时代里,镇江显然已经丧失了话语权,就连曾令镇江人骄傲的造船业,现在也由泰州人“掌舵”。然而,镇江相继失守江苏省内领*地位的又何止一个造船业。在这个每个城市都在拼命奔跑的时代里,镇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不仅落后于苏锡常,还被苏中甚至苏北赶超。

在中国,没有哪座城市像镇江这样,守着如此辉煌的“履历”,却屈当苏L(江苏的汽车牌照,镇江被排到了倒数第三)。

于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困城——镇江”。

上海到镇江,坐动车一个半小时。

镇江火车站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实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苏南城市。

上个世纪,镇江车站是让人骄傲的。在苏北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的年代,镇江担负着苏北旅客前往南方的重要枢纽任务,扬州、淮安等地的旅客纷纷前往镇江乘坐火车加上镇江本地及丹阳、句容部分客流,镇江站的客运量一直居于上海铁路局管辖站点的前列,被划归为特等大站,而镇江站也在上世纪骄傲地拥有一座在沪宁线上最好的候车大楼。

随着镇江城市发展日益落后于苏南其他城市以及苏北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镇江的铁路发展在越过了上世纪末的顶峰之后踏上了下坡的道路。镇江站先从特等大站被降为一等大站,之后行*上被常州站接管,到今年4月1日铁路时刻表调整后停靠列车大幅度减少,在新时刻表执行之后,很多原本停站镇江的动车组列车无情的从镇江站单薄的站台前呼啸而过。镇江,这一曾经的铁路枢纽城市奇迹般的被铁路所边缘化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镇江站的兴衰和镇江的经济地位的兴衰是那么的和谐统一。

这座沿用至今的候车大楼曾是镇江上个世纪沪宁线上最好的大楼,让多少的周围城市为之羡慕,如今却是这么的破败与无奈。

看看镇江的市中心大市口,全然是失望。镇江商业城服饰格局混乱,太和广场倒有些批发市场的味道,大西路两旁杂货铺、大排档、丧葬服务杂乱铺成,没有老街的味道,却有老街的萧条。难怪会有网友用“繁荣大市口一圈、火热中山路中部一段、畸形旺商业城一家”来形容镇江商业圈的规模和格局。

窝在麻将馆、棋牌室的镇江人浑浑噩噩,每天阿Q般堕落着自己青春,伴随着的则是镇江地位的下降。终有一天,她就这样默默的,被掩盖进长三角的历史,尘封进历史的记忆中,成了不知多少人做过的一场旧梦。

镇江,堕落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堕落,字典里的意思是,思想、行为往坏里变,正如镇江的“不思进取”。

可堕落毕竟不是天性,必有其原因。

镇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年正式加入苏南经济版块,这几年的发展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我们都知道,地方经济发展快慢,招商引资工作任重而道远。而“铁本事件”成为了镇江招商引资历史性的转折点。

年初,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铁本”)筹划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镇、镇江扬中市西来桥镇建设新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该项目占地上千亩,设计能力万吨,概算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

年3月,由于相关*府部门先后越权、违规、审批了铁本合资公司的建设项目,开工一年投入几十亿的“铁本”被叫停。巨大的金融“黑洞”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铁本事件发生以后,“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成为镇江各级干部思考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事隔不到两个月,已经达成多项协议,曾被国内多个城市争抢的印度GRASIM公司在中国镇江投资近3亿美元的项目,镇江选择了放弃。或许是“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镇江已经折腾不起了。

“铁本”的痛,让镇江人知道不能用环境换取GDP,而这种痛一直延续到如今。

然而之后的这些年,我们只看到镇江的招商会办的热热闹闹,却迟迟看不到招商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敏感词书记来镇江视察时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招商引资不要学昆山,昆山经验你们学不来,你们要学苏中、苏北。那么,苏中、苏北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我们不是差在客观条件上,主要是差在精神状态和工作力度上。

当我们看到镇江的招商人员面对客商咨寻,时而不时去接电话,还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时候,我们不禁想问:镇江,你堕落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镇江VS周边城市

镇江市市长刘捍东问:为什么我们在尽到很大努力的情况下,却始终面临着指标上的压力呢?镇江人不得不承认:“镇江前些年提出要做苏南后起之秀,但现在来看真正赶上苏南常州的是南通。镇江人有时调侃说,‘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将镇江与苏州、常州、扬州这三座周边的城市进行对比,并不是为了游戏性的排名,更不是以镇江城之劣来求证他城之优,只是为我们能够第三只眼来看待镇江这座堕落之成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苏州VS镇江:不仅仅是GDP

公里,这是镇江到苏州的距离。

靠的很近,经济指标和发展速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镇江人曾把苏州作为自己的标杆,如今苏州已经驶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镇江与苏州的差距拉却越来越大。

统计资料显示,年至年,苏南五市农民增收步伐显著加快,苏州市农民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增量达元,名列苏南五市第一位。尽管苏南五市农民收入增长态势良好,但各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水平最高的苏州市和最低的镇江市之间的收入差由年的元扩大到年的元。

年,以“城市客厅”、“引资大道”等项目构成的城建“百亿工程”,成为当时镇江市民街头巷尾奔走相告的重大喜讯。在人们充满兴奋期待之时,也许根本没有想到,“百亿工程”,只不过是古城镇江新世纪城建大篇章的“楔子”。

最初的苏州只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工业、商业基础薄弱,只以私家园林旅游可堪著称。然而,今天的苏州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工业、外资直追超级大城市上海的神话。更多的人更习惯把苏州称为“创业者的天堂”。

浙江商会会长周文来镇江快20年,也深感镇江本地人的创业热情不高。

“如果光靠外面人来投资,1千是1千,1万是1万,都是有限的,要把镇江人无限的创业热情激发出来。镇江有将近万人口,如果有30万人创业,商业氛围、商业文化就会自然形成。镇江人的性格中追求安逸,不去冒风险博取更大收益,所以我认为如何增强镇江本地人的创业热情,这是镇江加快发展的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的潮流中。再好的*策,如果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改变,投资机会也会错失,镇江在这方面有过教训。”

常州VS镇江:一座城市的话语权

去过常州的南大街,你才知道镇江大市口的落魄。

商贸流通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话语权。

数据显示,年,常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年常州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2.44亿元,同比增长21.13%,人均餐饮消费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而同比镇江实现社会零售总额.37亿元;镇江市国资委系统30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33亿元,利税总额万元。

巨大的反差,给镇江的商贸餐饮企业带来的是不小的震撼。

百盛商城总经理沈礼说,对比常州,无论是从商场的规模,还是购物环境、商品的档次,百盛商城都自感不及。

常州大娘水饺经过积极探索,不仅走出省、市,而且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拥有家连锁店的著名品牌企业。于此相对的是,作为镇江本土连锁零售企业,万方超市的发展一度辉煌,规模排名曾经一度接近全国连锁超市前强,而近几年,万方的市场份额却在缩小。

常州饭店在年改制时,生意清淡,资不抵债,几近关门倒闭;如今,它以滚动发展的方式在江苏省境内开设10多家高、中档连锁饭店,07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相比之下,同为改制企业的镇江餐饮老字号宴春酒楼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荣生感到了差距。吴荣生说,镇江餐饮业的烹饪水平在全省都是一流的,但餐饮业要有大发展还不仅仅是有高水平烹饪技艺,还要勇于对菜肴、服务、管理甚至用餐环境、特色餐具的配备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餐饮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常州名列前十,而镇江却被抛在了后16名的名单中。

扬州VS镇江:后发制人

从镇江站出来,十个有九个向你主动搭讪的小贩都是问你:去扬州吗?

有了润扬大桥,隔江相望的这两个城市终于能够握起手来,力争成为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镇江有了润扬大桥,那只是锦上添花,即使没有它,对镇江也没什么特别的妨碍,而扬州就不同了,只要你进入扬州的任何官方或者bbs站点,扬州人对润扬大桥的
  

镇江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成港,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流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在镇江境内、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构成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网。镇江市口岸和港口管理局调研员张立向感叹,“铁公水密布、海江河交汇,这样的交通格局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美国也找不到第二个。”

因为没有先天的优势,扬州便后发制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增添城市竞争的筹码,季建业说:只有环境建设搞好了,资金、人才才会往那个地方集聚,所以说:好环境就是生产力。于是,扬州刻意打造投资载体,除完善市区基础设施外,还建立了开发区,四大工业园、一批特色产业园和乡镇工业园区,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舒心、安全的投资环境。

如今,当扬州成为台商投资第二城的时候,镇江的论坛上还时常见到有车一族抱怨,在某地某路上中了“埋伏”,罚了款扣了分不说,还窝了一肚子火。本地市民熟门熟路尚且如此,那人生路不熟的外地车辆,在镇遭受的礼遇,就更加不堪了。其实,在镇江周边地区跑运输的驾驶员中,很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翻两座山,不走(镇江)两个丹”。

这样的环境,什么时候才能如扬州那样成为投资的第二城?

晚上7点,我们在镇江中学附近行走,一辆辆车从面前开过,灰尘让人睁不开眼,那个时候,便怀念扬州,有长长的风光带,晚饭后也有个散步的地方。

保守也是堕落

镇江人喜欢在清早去巷子里的小面铺吃上一碗,依旧将之视作生活的一种必须。这是曾经安逸过的古城才有的遗风。

镇江老城经过十多年的改造,已经面目全非了。让人惊喜的是,朋友领着我走进了一家奇迹般保存下来的民居,完全还是当年的模样,一亩地大的老房子,被精细地布置成一个功能完备的私家园林。房子本在拆迁之列,两兄弟死活不让拆,硬是给保了下来。理由是:“家传的屋子,舍不得。”

这足可见镇江人性格中的恋旧与执拗。这座城市也从来不缺少继承的勇气,难的是如何在它的肌体内注入新血液。

镇江人的保守早已是公认的了,他们不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更不喜欢冒险。镇江人宁可挣微薄的薪水,却很少敢于创业。

一位镇江也对镇江眼下所处局面的直言不讳。在他看来,镇江的小码头意识以及谨行慎为的保守心态导致了镇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周边江南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镇江人很着急。他们面对的依然是一道困扰了镇江整个历史的难题———如何找到一条通往中兴的道路?

在我们看来,不利于发展的保守也是种堕落。

悲壮的空城 

镇江的历史文化发展与镇江人的性格形成息息相关,而性格则决定命运。

镇江境内山丘延绵,人口四方杂处,地方习俗保守,古代号称难治。

封建社会后期,镇江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相对滞后,明清时镇江文人社团偏少,群体创作欠丰,明显不如周边地区。以出版为例,明代南都金陵及吴中苏州的书坊遍及全城,多至数十家,所印“巨帙类书,咸会萃焉”。镇江虽地近南都,又当南北往来要冲,但书坊只有两三家,反映出文化需求欠旺。

与文化需求欠旺相连的是文人社团活动不多。自明中叶起,南都(应天)及吴中地区文人交游、结社活动日益频繁,士人在交游、结社的互动中切磋学艺,创作诗文书画。进入晚明,江南文化社团之多、创作之丰令人瞠目:万历年间江阴沈奎等结大雅堂社、常熟瞿汝说等结拂水山房社、上元李登等共结白社,无锡高攀龙等则大会东林书院。

清代以来,镇江诗坛、画坛也呈现过兴旺景象并涌现出地方名家,但诗坛未出现公认流派;画坛虽自成派(京江画派),但影响既不及金陵画派和吴门画派,也不及以“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和以恽格为代表的常州画派。晚清镇江学坛上出过柳兴恩兄弟(镇江柳氏十世),为研究谷梁传的著名经学家,著述虽丰,但未形成学派团队,又因曾是扬州学派掌门人阮元的弟子,常被后世学人并入扬州学派的研究体系中。

镇江当长江下游南北孔道,在两晋之交、唐安史之乱及两宋之交成为北方人口、中原人口大规模南下的东部人流走廊,也是北方文化、中原文化楔入江浙的前沿地带,文化冲撞激烈,变异明显。近代太平天国战争后至清末民初,淮北民与江北民又不断涌入江南,寻求生机,土客文化再次整合。移民多次大量迁入既推进了镇江开发,也带入负面影响,尤其是近代移民落后因素多。

在移民潮的不断冲击下,地处江南北沿的镇江文化面貌与母体吴地大相径庭,呈现地理位置在江南、文化表征是江北的特有现象。除语言差异外,同时展现的还有社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习俗、经济状况)的差异,是故明清以来江南多指镇江以东的苏南及浙北地区,即苏、松、常、杭、嘉、湖六府的行*范围。

一直以来,镇江地域就相对狭小,从明清时代,镇江府辖县数均少于相邻地区。地域相对狭小,文化规模就相对要小。虽然镇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但限于自身条件,在展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历史欠缺。

镇江是江苏省最小的一个地级市,下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和镇江新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

镇江下辖的县级市是江苏南北不平衡的缩影,由于不在一个方言区,镇江人和丹阳人谈话的困难程度是无锡人和江阴人多少倍,丹阳试图接近常州,而离心镇江;句容接近南京;扬中人说自己是扬州的,这早就是一个事实。镇江以各个县市为骄傲,而各个县市几乎以轻蔑的眼光看待她,似乎镇江的GDP和镇江市区没有任何关系。镇江几乎悲壮的成为了一座空城。

文化的竞争力弱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也可以当成生意来做,无锡热闹赚钱,镇江冷清无人,说的就是三国城。

上世纪90年代,镇江斥资多万元建造三国城,对外开放的第二年便一片萧条,最终只得改建医院。

从一个景点,到公交公司的停车场,医院,镇江三国城的一波三折给镇江人带来的更多的恐怕是疼痛。

镇江因为没有整合好文化资源而付出的代价也不仅仅只有三国城。

去年,镇江论坛轰轰烈烈争辩“文化搭台”的提法,网友们为镇江文化未能走出经贸的从属地位而悲哀,大声疾呼将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将文化列入支柱产业,让文化唱主角,让文化发展惠及百姓,带动旅游、服务业全面兴盛。之后,国家公布第六批文保名单,江苏新增66处,苏州获19处34处,南京13处共27处,无锡10处共14处,扬州6处共12处,连常州都摘得2处共4处,而文化璨若星辰的镇江仅得1处——昭关石塔共计4处。

这或多或少的让镇江人感到惭愧。

镇江流传着水漫金山和刘备招亲的美丽故事,拥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宝华山、南山二个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有13所全国重点开放寺观,镇江就占有4所。但直到现在,镇江优势的文化资源还未“孵出”优质的文化产业。

然而,文化发展又与人息息相关,只有整合、放大名城千年来沉淀其中的资源,让其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与资本对接,使文化高地成为产业高地,形成城市持久的竞争力,这才是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王牌”。离开镇江的时候,恰好镇江正大规模的拆迁和改建,也许这座堕落之城已经开始觉醒

(来自网友tanmuke)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江边上的一座困城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