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记者来到扬中市指南村,当看到村9组田野上,建起的一栋栋洋气现代的新楼房时,记者震撼于这多个日日夜夜发生的奇迹——这个春节,受灾群众有了新家啦!
“新年好呀,陈老!”“新年好,新年好!”在9组东面的一栋新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厨房忙活的陈德龙,听到有客来访,陈老热情地起身迎接,边招呼边舀了碗热腾腾的果子茶招待。
过了年就75岁的陈德龙,是指南村村里村外无人不知的“老英雄”,年“11·8”坍江险情面前,他舍小家为大家,帮助村民第一时间撤离。
去年还窝在十几个平方的小平房里过节的他,今年就住进了大房子。说起今年的过节心情,陈老满面笑容地向记者“炫起了房”:“现在这个房子比以前不晓得好了多少,又大又宽敞,住着是真舒坦,也不要天天去江边捕鱼了,新家里待着享清福!”
虽说是新家,但并没有太多的春节挂饰,记者注意到,整个家里装点的最为喜庆的就是客厅,不光电视柜上摆满了鲜红的荣誉证书,陈老还特地把“道德模范”“最美三茅人”的绶带,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他笑着表示:“我把这些放在眼前,就是要时时刻刻都记住,没有*和*府的关怀,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好日子!”
从无家可归到乔迁新居的,可不止陈老一个,原指南村15组的村民翟照平,也在腊月搬进了新家。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翟照平毫不犹豫将房子让出来,用作第一指挥部,全家总动员为护堤决策做好后勤保障。
如今一大家子七口人都住在一起过年,甭提多热闹了。除夕一大早,翟照平就和妻子忙活起来。站在小梯子上,他边挂着新春装饰,边乐呵呵地与记者话起家常,“这里里外外可都是我一早起来挂的,搬进新房子了,不得欢欢喜喜、体体面面过个年。”
环顾着自己亲手布置的新房子,翟照平到现在还觉得难以置信:“坍江过后,家也回不去了。现在好了,有了家,生活全是奔头。”不光居住环境不一样了,人的心境也不同了,“虽说原来那房子也是新建了没两年,但和现在比还是差多了,如今我们受灾群众都在这片安了新家。共患难后,不仅走动更多了,心也更近了。”
该村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指南村9组是指南村受灾群众的新安置区,总开工面积多平方米,共30栋新楼,去年从签订搬迁协议到正式开工建设,仅仅用了30天。而截至目前,除了仅剩的两三家,因为开工晚还没上梁外,其余受灾村民春节前都已搬进了新家。
有个家,是受灾群众的最大期盼;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年,更是扬中市委、市*府牵挂的头等大事。指南村*委书记田青表示:“年前新居民点已经都通上了水、电、燃气,开过年,村里还要帮群众把路灯装起来。此外,我们村离城区较远,村民平时有个小病小痛的就医十分不便,目前村里正在报批建设农村卫生室用房,建成后将改变村里没有独立卫生室的历史。”
江堤内,从受灾区的满目疮痍到新安置区的焕然一新,田野里升腾起新希望,群众脸上写满幸福。
江堤上,这一年机器轰隆,不曾停歇。自坍江险情发生以来,扬中市陆续实施了窝塘抢险干堤复建和岸线守护工程,截至目前,岸线守护工程已全部完工;干堤复建工程已完成总体进度的95%,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具备防汛功能,剩下的挡浪墙浇筑在节后全部完成,堤顶沥青路面和背水坡草皮计划今年4月气温回升后完成。
米的新干堤上生机再现,米的守护岸线焕发新绿,一幢幢崭新民居矗立田间,指南村受灾群众安居乐业……堤内、堤外一片安逸、祥和。虽然坍江阴霾逐渐散去,但是对公里“生命线”的守护,我们从未停止脚步!□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