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从哪里来徐姓玉照堂支初稿 [复制链接]

1#

第N章:徐姓玉照堂支

第一节:徐姓玉照堂支支原籍地(祖辈)

渔梁徐氏祖居地渔梁,古常熟地名(今江苏张家港市凤凰、乘航一带),其先祖为宋朝开封府尹徐锢。徐锢,字子固,宋濮州判官之子,宋开封府尹,扈跸南渡居浙。徐锢为第一世,传至第五世千十四公,迁居常熟渔梁。此后人才辈出,子孙繁衍,合族兴旺,渔梁徐氏由此而来。第五世除千十四公派生出渔梁徐氏外,还有千十一公居江阴梧塍,派生出梧塍徐氏(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即出自梧塍徐氏);另有千十三公居苏州洞庭,千十六公居宜兴洑溪。

渔梁徐氏的名人众多,比如第十代祖徐讷、第十一代徐恪父子等。

徐讷,徐孟明之子,字敏叔。赠工科给事中、加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着《家规百条》,隐隐德善行,创修《渔梁徐氏族谱》,居八房巷;

徐恪,徐敏叔八子,字公肃,号主一,明成化丙戌进士,历任工科给事中、湖广布*司参议、河南左参*、左布*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南京工部右侍郎晋阶正议大夫,入选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石刻,有奏议多卷。居八房巷。

渔梁徐氏共有十八大支,玉照堂由钟究支、瀍公支组成。钟究支出自千十四公长子六世省四公一脉,省四公后有明三、贵一贵二、华十一华四、福三福五为玉照堂钟究支。

瀍公支出自千十四公三子省八公后裔,传至第十五世徐瀍,因避倭乱由常熟八房巷迁居江阴夏港旧五堡。徐瀍,字秋水,号东圃,岁进士。徐瀍的九个儿子,茂一、茂二、茂三、茂四、茂五、茂六、茂七、茂八、茂就,或居夏港,或外迁周边,渔梁徐氏由此遍布大江南北。其中,茂一为迁居云阳包港之祖,茂二迁居包港中心洲,茂六为迁居云阳仁济沙祖,他们的子嗣多有定居扬中者。

第二节:徐姓玉照堂支迁往扬中及其分布繁衍生息等情况

扬中市档案馆有两个《玉照堂渔梁徐氏宗谱》,其一新修于年,年收藏于扬中是档案馆,共一册(以下简称“单册本”);其二在年1月7日征集到的,一套共16卷(附《徐氏宗谱》光盘1张,以下简称“十六卷本”)。两套宗谱都由玉照堂渔梁徐氏后人、扬中市商业局副局长徐伟处捐赠给档案馆收藏。

单册本仅记载了茂一公、茂六公两个支系,两支总人口近人。主要分布于扬中开发区石城村徐家墩子、傅家埭,八桥镇长胜村(轮船沙一带),少量迁居油坊镇、荫沙,部分因工作原因移居镇江、上海等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区石城村一批手艺人前往外地打工,并在异地他乡成家立业,仅无锡就30多人。因为当时未能觅得总谱,单册本在叙述姓氏源流时,认为渔梁徐氏定居扬中可能于扬中成为徐达封地有关,猜测徐达的手下人来扬中,很可能从安徽招募来不少佃农,其中就有渔梁徐氏的人;并认为渔梁徐氏迁来扬中至今,已经繁衍了二三十代,约有多年历史了,基本符合扬中有史记载达兴庙的历史。

十六卷本是玉照堂渔梁徐氏的后人得悉扬中市档案馆年收藏有单册本后起意续修,历时近三年收集资料、考证、编撰成谱。该套宗谱内容包括:徐氏图腾、玉照堂字辈序、谱序、诰勅、像赞、迁徙录、祠堂记、家规宗训、列传、世系年表等。根据总谱及十六卷本所列世系,玉照堂渔梁徐氏迁居扬中的分支,主要有瀍公支的茂一、茂二、茂六分支。

第三节:徐姓玉照堂支辈分排序

玉照堂徐氏辈分

尚、道、春、一、士、德,永、守、先、人、志,恒、存、君、子、心。

续谱,茂一公(大房)支系新增辈分(33至48世)

贤、良、方、正,辅、相、朝、廷,弘、创、锦、日,广、宇、天、伦。

茂六公(三房)支系新增辈分与茂一公支系相同

第四节:徐姓玉照堂支人物

玉照堂渔梁徐氏的名人,有清末民初的士绅徐植之等人。

徐植之,谱名瑞人,《世系图》上说他“庠名植之,附贡生,太平县即扬中县知事”。《扬中县志》记载徐植之在辛亥革命期间出任太平县民*长,任期为年11月至年4月,与《玉照堂渔梁徐氏宗谱》吻合,可以确定为一人。徐植之事迹,《扬中县志》未见详细记载,另据周红冰、郭爱民的论文《民国晚期水利法困局于江南惯例的胜出——以三墩子港案的考察为视角》记载,徐植之曾经在“三墩子港案”中出面调停,相关原文如下:

民国三十六年()四月,江苏省扬中县乡绅王伯仁向省*府请愿,请求制止扬中县收府在三墩子港的疏浚工作。事件的起因是王伯仁在三墩子港的田产德字圩、仁字圩妨碍三墩子港河道疏浚。在全县疏浚会议上,县*府、疏浚委员会认定该土地由“王伯仁声明让出”。由此,三墩子港疏浚委员会征用了德字圩、仁字圩部分土地。

王伯仁认为三墩子港疏浚委员会“敲诈未遂、藉端报复”,不愿两圩田产被疏浚委员会征用。因此,王伯仁向省*府、省建设厅拍发电报,控告扬中县*府、三墩子港疏浚委员会行为非法,请求制止疏浚工程。

三墩子港是扬中县位于长江边的一个港汊。清光绪年间,三墩子港附近的长江突涨沙洲,并逐渐扩大。时任扬中县旗营洲书的王廷鉴(王伯仁之父)依仗旗人身份,占据沙洲,筑坝并修筑圩田。为防止沙洲继续增大,影响三墩子港内民田的灌溉与排洪,三墩子港内的乡绅徐植之等向扬中县府清丈委员请求,将王廷所占沙洲“预留四十弓以备日后开港之用”。最终,双方在扬中县府清丈委员的主持下达成协议,将预留的四十弓土地作为三墩子港淤塞时疏浚用地,清丈委员也在事后批示道,疏浚用地“已与营委商妥划让矣”。

“三墩子港案”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其后一波三折,非常复杂。但徐植之等人出面请求,将王某所占沙洲预留四十弓以备开港之用,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处世,多出自公心。后来能够当上扬中地方长官,也应该是众望所归。

当代名人有企业家徐君良、商业局副局长徐伟等人。

据单册本《事业有成的君良公》一文记述,第三十世徐君良(年~),徐存元长子。早年随父亲学篾匠活,后外出闯荡,搞联运,买企业,创办了“无锡金声重型锻压有限公司”,是无锡硕放新区三大龙头支柱企业之一。

单册本族谱续修编纂领导小组成员有徐存武、徐君宏、徐建新、徐子文、徐伟等五人。其中徐伟向扬中市档案局先后捐赠了两版《玉照堂渔梁徐氏族谱》。

第五节:徐姓玉照堂支家训家规家风

《家规》

立宗子所以承祭祀、统宗族,故立宗以嫡,俱嫡以长,嫡绝迨庶,长绝逮季,此宗法也。但只有嫡庶,虽长不得越嫡,嫡虽幼,不得次庶,所以重嫡子,所以重宗子也。

婚姻书娶,名其由六礼也。书某宅某公女,示门额相称,重适体也。失偶而又娶,则曰继娶;继而至再,则曰又继。无嗣而娶名门女为妾,则曰次室;买妾收婢,则曰侧室。

诸中所在志、铭、文、序、传、赞、行实,俱先世相传,惟其赞扬祖功宗德而已,不可饰谀词以诬先辈,辑绮语以炫后人。

凡族人有宦迁商徙者,赘居客地,离祖外居,务将所去之人详注其所在,即世远人遐,终可寻考,毋视途人,置诸谱外。

男子童年而殒者,谓之夭亡;既婚而殁者,谓之蚤世。

族有十恶大过者,必削其名,不得入祠,以示贬,一史法也。至于子孙贤肖者,则仍录之,不以父恶废子善,以一人灭一支。

族有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烈女等辈出,则合族比当公议,俟当道旌奖,以飏风化。

妇人终身不育曰无出,有女无子曰无嗣,先有后殁而无后曰无传。

女子一夫家为内,父族为外,故不书其生年月日,但书以出适某宅某人,以别外谱之阀阈相对也。未嫁而殁则不必书。

族中命名取字,毋犯祖讳,间有雷同,以小让大,合行改正。

祠堂乃子孙报本敬先之所,为屋五间三进,缭以周垣,务在坚构,中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朔望必参,谒节必荐时食,四时祭祀,其仪式必遵文公家礼。

子孙入祠堂者,正其衣冠,即如祖考在前,不得嬉笑,不得对语,不得疾步,晨昏皆当致恭而退。

凡祭祀合用一切牲醴粢盛等物,家长预命执礼者先旬日致备,宗子严加点视,务在精洁合仪,毋致轻亵不敬。

忌日当用黪淡衣服致祭,是日不许饮酒茹荤听乐,夜则出宿于外。

宗子当严祠堂扃钥,洒扫之事,子弟轮任之。所有祭器、祭服,不许他用。诸处坟茔年远,其有平塌浅露者,宗子当择洁土以益之。近茔竹树,不许剪伐,年节及寒食、十月朔,子孙徐亲展省,妇女不得与此。

明十府君,系初迁之祖辈,虽世远当祧,子孙亦宜春秋至墓祭之。

拨祭稔田,五十亩为祭田,令宗子别蓄其租,专充祭祀之费,字号亩步,勒石祠堂之左,俾传子孙,永远保守。有言质鬻者,以不孝论。

宗子上奉祖考,下一宗族,家长当竭力教养以承宗祀;若其不肖,当遵横渠张子之说,择其次而贤者易之。

朔望家长率众参谒祠堂毕,出坐崇礼堂,男女分立,堂下击鼓一通,令子弟一人唱云:尔等各宜审听,凡为子者,当孝于亲;为妻者,当顺于夫;为兄者,当爱于弟;为弟者,当敬于兄。毋为私蓄以坏家法,毋作非为以犯天宪,毋惑妇言以生乖争,毋耽曲蘗以乱厥性。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懒惰必饥寒,莫道饥寒方怨命,虚空自有神明听。听听听!众皆一揖,分东西行而坐,复令子孙敬诵孝悌,故实一遍,会揖而退。

每旦鸣钟十二声,家众俱兴四声,咸盥漱八声,俱至冲礼堂,男女分立,向家长一揖,家长戒之曰:毋听私室言。家众答云:一遵严命。复分立左右行,一揖而退。九声,男会膳于同德堂,女会膳于顺正堂。三时并同,其不至者,家长规之。

朔望后一日,令诸生于聚揖之。时直说古烈女事,事诸妇听之。

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家众则令分掌庶事,然须谨慎,守礼法以御其下。在下者亦必皆咨禀而后行,不得私假,不得私与。

家长专以至公无私为本,不得徇私,当以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身教之方,临事之际,毋察察而明,毋昧昧而昏。更须易量容之常规,视一家如一身可也。如其有失,居家随而谏之,然必起敬起孝,毋妨和气,若其不能任事,次者佐之。

设弟子一人助家长行事,必选刚正公明,才堪治家,为众人知表率者为之,并不论长幼,不限年月,凡一家大小之务,无不预焉。

立廉谨子弟二人,与家长收掌钱货,所行出所入,皆明白附籍,有折陷者,勒本房衣资首饰补还公堂。

朔望二日,家长检点,一应大小之务,不笃行者,有责子弟。诸簿或过日不结算及失时不具呈者,量情议罚。

立功过簿,令执礼掌之,月书功过,以为善善恶恶之戒。有阻之者,以不孝论。

选老成有智慧者,通掌门户之事。轮那赋租,应当差役,皆禀家长而行。有繁剧则选众子弟助之,至于园林陂池防范之务,夫与增拓产业之勤,计会财息之任,亦并属之。

择端严公明可以服众者一人为执礼,提调诸事。有善,公言之;有不善,亦公言之。如或知而不言,与言而非实,众告祠堂,鸣鼓声罪,而易置之。执礼者须四十岁以上者为之。

每年之中,命二人掌管新事,皆掌收放钱粟艺植稼圃之事;又命二人掌管旧事,所掌冠婚丧祭及饮食宾旅一应等务。新管事毕,即当旧管;旧管事毕,复交新管。然皆以六月为代,若事务繁剧,则货财膳食客书,计之属别,抡子孙而分任之,务使劳逸适均。

旧管人合支菽粟及一应杂物,当于新旧人处支给,各置无私簿,逐事逐物书之,月朔呈于家长,对读无伪,家长方与给算,书附总簿,总簿系家长收。

新旧二管事皆置日记簿,每日计所入几何,所出几何,总结于后,十日一呈执礼。果无私滥,则执礼书其下,曰:“体验无私”。后若显露,先责执礼,次及新旧管。

新旧二管选年轮当,须视为切已之事。计会经理,自二十五岁至六十岁止。过此血气既衰,当优遇之,毋任以事。

族中前辈,以“永守先人志恒存君子心”十字,为命名序派,今仅一二字矣。重修之后,子孙绵绵,吾族涣散,恐难一辙。议续即以“贤良方正辅相朝廷”八字相继,序识派命名,不致昭穆之紊。

《家训五则》

事父母要孝顺,须和颜悦色,时刻小心奉养,切不可见父母有不是处;

待兄长要敬逊,须温厚和平,到处虚心承顺,切不可于兄长有傲慢处;

存心要厚道,须各处方便,不可以欺刻人,尤不可作伤天事;

立身要端正,须守分安命,不可为奸诈人,尤不可作犯法事;

居家要勤俭,无论士农工商,子孙当各务一业,断不可懒惰浪费。

《家法五条》

子孙倘有忤逆父母者,一经诉祠,除重责外,不许入祠;

子孙倘有奸淫乱伦者,一经诉祠,除重责外,定行革谱;

子孙倘有为贼为盗者,一经诉祠,除重责外,定行革谱;

子孙好为*荡者,一经诉祠,定行革谱;

子孙家教不严者,有事并责家长。

第六节:徐姓玉照堂支祠堂

玉照堂渔梁徐氏的祠堂——玉照堂旧在六圩港对面的丹阳新桥镇川门桥的新九曲河滨(现在为乐河新村)。

玉照堂设有门堂一进七间、中厅一进五间、寝室一进五间、东厢厅三间、西厢厅三间;另占地为东止沟有长廿八弓三尺、西止沟有长廿九弓三尺、南止岐山永言界十八弓、北止南容界十七弓。八字开大门,门前有十三块旗杆石,表示有十三派。

居住在包港的渔梁徐氏宗亲历经迁徙已经远离渔梁始居地,原有鸷山宗祠也路遥途远。茂一公、茂二公后裔曾在川门桥村的东溪始修建家庙奉祭,更兼修家谱;后于乾隆四年移建新祠于村河之南。由于时局变迁,玉照堂曾焚毁于战乱,并于同治年间重建,后又废弃,今存遗址,并几樽石座。

玉照堂即是以渔梁徐氏东圃公这支为主的家庙,之所以建在包港川门桥东圃的长子居地,是因为旧时的宗祠往往可以依本支、本族几支族亲联建,他们既有统一的血缘又紧邻居住在附近,且朝庭规定族中必须要有一定条件才能兴建一定规模的祠堂,不是都可以随便建造的,所以在族系中,较小且名望不大的支系由于不具条件建祠往往只能归入大支及声名较大的总祠堂中去,以免外界侵犯。支系一般只另建支祠或较小的家堂,东圃公在夏港的支系都建有各支的家堂。鉴于上述因素,千十四公省四钟究一支也与东圃公支几次合修了族谱,归合进了玉照堂宗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