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百米故乡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在我的字典里,故乡常常是被缩小的,有时候仅仅缩小成一条狭窄的街道,有时候故乡是被压扁的,它是一片一片记忆的碎片,闪烁着寒冷或者温暖的光芒。所谓我的字典,是一本写作者的字典,我需要的一切词汇,都经过了打包处理,便于携带,包括故乡这个沉重而庞大的字眼。每个人都有故乡,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我的故乡一直在藏匿,在躲闪,甚至在融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系列的问号,什么是故乡?故乡在哪里?问号始终打开着,这么多年了,我还在想象故乡,发现故乡。

年夏天,在一条名叫齐门外大街的街道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之后,在把四个子女都养大成人之后,我父母乔迁新居,从苏州城最北端的那条老街上继续往北五百米,过一座桥,再穿越一条很短很狭窄的街道,左手是我母亲工作的水泥厂,右手的工厂宿舍楼,就是他们的新家。这次乔迁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八百米,当时我在北京上大学,在千里之外,对新家充满了热情的想象,因为那是新工房,在三层楼上,新居的高度和抽水马桶`阳台之类的东西已经让我足够兴奋。我清楚地记得暑假回家的第一个下午,我在新居的阳台上眺望着远近的风景,怀着一种新生的心情。远的风景,正面方向是水泥厂工厂区白色的大烟囱和水泥窑,侧面远眺,能看见一家炭黑厂黑色的烟囱和黑色的厂房,在水泥窑的后面,有京沪铁路通过,可惜水泥窑能看见铁路和火车,我看不见。我从小生活的旧屋,其实就在东南方向八百米处,我视线能及的地方,但是其他的房屋挡住了那旧屋,我什么也看不见。那是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次搬迁,是在对环境污染一无所知的年代里,我们从一家化工厂的对面搬到一家水泥厂和一家炭黑厂之间,从苯干生产污染的空气里扑向水泥粉尘和碳黑粉尘的怀抱,空气质量对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并没有太多的妨碍,唯一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直径改变了,正负八百米,我父亲去市中心上班,自行车要多走八百米,我母亲上班少走八百米,可是去看望我外祖母和舅舅舅母们要多走八百米,对我来说,八百米是一次直径的扩展,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扩展规模太小,我的生活从一条街到另外一条街,仅仅延伸八百米,不能遗忘什么,也不能获得什么,那年夏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故乡这个字眼,可是我所想象的故乡似乎并不存在于这八百米的世界里。八百米成为一个象征,就像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

我对苏州城北再熟悉不过了。每一条街路,每一间工厂,甚至大街小巷里的好多户人家,我都知道他们的底细,但是那个地区太拥挤了,太低矮了,我从来没有机会彻底解放我的目光,我从来没有获得过登高远眺一览江山的经验,那年夏天,我意识到我对新居的期待是一场空欢喜,三层楼,实在太矮了,视线还是被遮蔽的,我无法获得一个完美的观察者的视线,即使是描写一条街的街景,我仍然要通过脑子里的记忆,还有想象。但是从文学意义上说,八百米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故乡了,只是稍显局促而已。从孩提时代到二十岁,我主要是在苏州城北的这八百米范围内活动,成长。我的写作,其实一直在利用这局促的八百米的故乡,有一些事物总是在我创作过程中浮现在脑海里,分别是河水,铁路,工厂,河里的客船`驳船和农用船,许多敞开的房屋的门洞,早晨和*昏街上的人流和嘈杂的市声,那八百米范围里的居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好多人脸会在我写作的时候悄悄一闪,进入我的记忆,那些事物,那些人,都以故乡的名义降临。为了写作,我有一条虚拟的抵达故乡之路,我习惯设定一个出发地,这是故乡模糊的版图中唯一清晰的地标,也就是零公里处,我设定的所谓的零公里处,就是我二十岁以前居住的旧屋。齐门外大街如今拆了一半,保留了一半,被拆去的是临河的房屋,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应该是消失了。那曾经是我母亲的家族很多人的旧屋,一面临街,一面临河,临街的那一侧住着我大舅一家,隔着一个小小的天井,临河的两间屋子曾经住着我们一家和我三舅一家,而天井的耳房里住着我年迈的外祖母。我三岁那年我三舅买下了隔壁一户人家的私房,住到了我们家的隔壁。这样,一个家族的人各有门户,却又紧紧地靠在一起。我母亲这一家族家境贫困,从镇江地区的扬中岛上出外谋生,移民到苏州,一直团结在我大舅的周围,一起居住,一起生活,之前,在我和我哥哥出生之前,我们三家人和外婆一起住在另一条街上,东汇路南田村的一所更拥挤的房子里,很奇怪的是,我后来算了一下那两所房子建的距离,差不多,也是八百米。八百米的世界,对我们一家,曾经是一种宿命。唯一不同的是年夏天的搬迁,让我母亲的这个家族分开了,分开八百米,不算很远,但也不很近。这使我母亲在腌咸菜的季节里格外头痛,腌菜的大缸没法搬到新居里去,而且,我母亲特别信任我二舅的脚,认为只有他踩出来的腌菜才好吃,现在,缸没有了,踩缸的“脚”也不在身边,只好放弃腌菜了。搬家也给我造成了一点麻烦,明显大于腌菜的麻烦,我要听从母亲的吩咐,走亲戚,暑假或者春节,每年最起码两次,要走八百米的路,回到旧屋去,见过我的外祖母,见过我的大舅大舅母和二舅二舅母,我从号一个大家庭的一员,变成了一个亲戚,一个客人。这种新的身份让我感到新奇,又很不自在。而我家的房子,由于是公房,已经被调配给了一个陌生的家庭,我好奇地打量过从前的家,非常怅然地发现,那确实不是我的家了,那户人家粉刷了墙壁,改变了房子的格局,也改变了我母亲家族聚居的格局,不是陌生人融入了这个家族,就是这个家族融入了陌生人的生活。而我们这个家族,最初就是这个街区的陌生人。我父母是从镇江地区扬中岛上来到苏州的移民。在八十年代以前,我所有的身份资料上的籍贯一栏,填写的是扬中县,籍贯填写成苏州,是八十年代以后的要求,这个要求忽略了父辈的来历,强调了出生地的重要。自此,我的身份才与苏州发生如此紧密的联系。

老屋附近的邻居们称呼我大舅为大阿哥,大舅母为大嫂嫂,称呼我三舅为小阿哥,三舅母为小嫂嫂,这是模拟我母亲的身份称呼的,而邻居们称呼我的外祖母,则一律亲切地喊她好婆,是根据我们这些孩子的口气称呼的。而我外婆在苏州生活几十年,一直不怎么与别人交流,她学不会苏州话,也不肯学,没人听得懂她的扬中乡音,她干脆就不和邻居说话了。但是街上所有的人几乎都认得她,因为她一年四季都坐在我们家的门口,守着一只大篮子,大篮子里是她向一个老贩子买来的旧线袜,她把旧线袜拆成纱线,再把拆下的纱线绕成线团,把那些线团卖给一个收购站,收购旧纱线的地方很远,在苏州城北以北的陆墓镇,我外婆是解放脚,毕竟捆扎过,走路多有不便,儿女不放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三家的孩子,要轮流出动,走很远的路,陪我外祖母去陆墓镇。我的外祖母似乎一生都未能融入城市生活。她姓蒋,我外祖父姓王,所以她在户口本上的名字是王蒋氏,这是代表她身份的唯一符号,甚至连我的舅舅都不知道她做姑娘时候的名字,只知道她在农村的时候,因为个子高,有一双特别长的腿,别人叫她长脚。她前半生在农村留下的唯一的传说与劳动有关,说是她插秧特别快,是远近的村庄里插秧最快的人。在我外祖母的回忆里,我的外祖父除了长相英俊之外,其他一无是处,他像扬中岛上的大多数男人一样,年轻时候便出外谋生,他在苏州城里开了一家竹器店,到我大舅能干活的年龄,他收了自己的儿子做了学徒。我的外祖父在城市里摆脱了贫穷,但是他的钱财都流向了某些隐私性的不可言说的地方,每到过年的时候他回到家乡,只带来回的路费盘缠,从没有把在城里赚到的钱交给我外婆,他坚持回乡,似乎是在履行保留在乡下的权威,很有规律也很有效率地在乡下妻子身上完成着传宗接代的大业,直到我母亲出生。我外婆一共生了五男一女,我的四舅和五舅都送给了较为富裕的人家抚养。她甚至连一块田都没有,就靠替人帮工养活自己和剩下的儿女,我外祖父后来在城里染上了重病,奄奄一息的时候,已经人财两空,苏州城里举目无亲,他想到的还是乡下的妻子,他回了家,让我外祖母伺候着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天,最后他落葬在故乡。我的大舅后来成为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他把我二舅三舅四舅先后带入了城市,而我外祖母和许多来自农村的老年妇女一样,跟随着儿子们,来到苏州。年春天,我的五舅在很多年之后初次知道自己的身世,从他工作的城市南京赶到苏州来认亲,我的外祖母和她的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婿(我父亲),加上第三代的孩子,一起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我外祖母在那张照片上流露了一生最快乐的微笑,一个来自扬中岛上的家庭,在苏州团圆了。其时,除了我五舅一家,我母亲的家族已经完全在苏州城里扎根落户了。我母亲的这个家族,就像一支*队,分成两个纵队,一支深入城市,探索新的生活,另一支留守故乡,保留着对农业文明残存的希望。我的长辈,除了我大舅母,是我大舅与乡下妻子离婚后迎娶的苏州人,其他的长辈都来自扬中,我的舅舅们到了婚配年龄后,都是在老家扬中岛上寻找的伴侣,而我的四个扬中籍舅母,除了我三舅母,其他三个几乎一生都留在扬中岛上,在老家养儿育女,如此,我们这个家族与扬中岛一直维持着紧密的联系,我有一半的表亲在城里,一半的表亲在乡下,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家里来了某个乡下舅母,她会在我外祖母、我的两个舅舅家和我家来回穿梭,我们几家的桌子上,都堆着相同的一种叫水糕的糕点,那是乡下的纵队给城里的纵队捎来的礼物,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在苏州长大的孩子来说,那实在是世界上最不好吃的糕点。

我们这个家庭有点特别,几家人聚拢在一起,在一个新的居留地过着家族式的生活,似乎就是为下一代更改故乡的名字。但故乡的名字是不容易改变的,我们家周围的邻居,大多是苏州的老居民,他们早已接纳了我们这个家族,但是,对于我们号和号的日常生活,毕竟是有点好奇的,而语言问题首当其冲,语言在我们这个家族里无法统一,我外祖母不会说苏州话,我大舅母不会说扬中话,我的父母和舅舅们则交替使用家乡方言和苏州话,他们互相之间用家乡话交流,对孩子们对外人都说流利的苏州话。长辈们的家乡方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们这些孩子感到恐惧,就像一个隐私,唯恐给外人听到,可惜的是,这隐私无法藏匿,因为长辈们从不以他们的家乡为耻。扬中岛的方言,听起来接近苏北话,而苏州这个城市的市民文化与上海相仿,地域歧视从来都是存在的,苏北话历来被众人所不齿,尤其是我的姐姐和表姐们,一旦与别的女孩子发生口水仗,必然会因为长辈们的口音受牵连,无论他们怎么强调扬中岛位于扬子江江心,属于镇江地区,镇江地区是在江南,与苏北无关,怎么强调都是无济于事,通常他们得到的回答是,镇江话也是苏北话,不管你们的老家在江南还是江北,反正你们不是苏州人,是苏北人!我们家的下一代,都为上一代的家乡辩解过,为地理位置辩解,为语音所属方言辩解,出于虚荣心,或者就是出于恼怒,当你为父母的口音感到恼怒时,你如何体会故乡这个字眼带来的荣耀?相反,下一代体验的是一种隔绝故乡和遗忘故乡的艰难。说到底,孩子们是没有故乡的,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农村移民的孩子。但父辈们在下一代身上还是留下了故乡的烙印。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不会说老家扬中的方言,但对长辈的称呼,是小时候牙牙学语时父母所教,养成了习惯,一律以扬中方言发音,比如我的表姐对我母亲的称呼,按照书本应该叫姑母或姑妈,按照街上别的孩子的苏州方言称呼,应该叫NIANGNIANG,可是我的母亲被叫做GUWEI,比如我大舅的女儿叫我三舅YAYA,不叫阿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我舅舅舅母的称呼也是依照童年时期父母的指令,舅舅发音勉强接近普通话,舅母发音则怪声怪气,“母”这个音,M-E-U,发出的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音节,在苏州话发音里,那个音接近鳗鱼的鳗,或者瞒骗的瞒字,当我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语文知识后,这样的发音让我觉得滑稽,不能忍受,于是我未经父母和当事者的同意,悄悄地改变了对舅父母称呼的发音,我按照一个普通的苏州孩子的发音,叫该叫的舅舅,舅妈。

父辈的故乡离我是远的,年春节,我的四舅领着外祖母去扬中探亲,顺便带上了我和一个表姐,老少三代人结伴奔向扬子江中的那个沙洲,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旅程。一个是去看她的故园,一个是回家去和妻子儿女团聚,而两个孩子,则是第一次出门旅行,只是一次难得的旅行机会。那年我才七岁,记得坐了火车,又坐了轮船,下了船后走了一段漫长的路,经过无数的竹林和水田,在到达四舅家所在的村口时,我四舅指着一个在房后用竹匾筛*豆的老妇人,问我,你认得她吗?我觉得那老妇人面熟,我四舅说,那是你祖母呀,你的祖母,竟然不记得她了?七岁那年我去了一次扬中,才知道那是我真正的血脉之地。我父亲那一边的所有的亲人,几乎都在那里,务工或者务农。我见过了我的伯父和姑妈们(其中两个姑母从未谋面),也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堂兄弟,我在那里得到了宠爱,收到了无数的礼物,心满意足地离开,留下的疑问是,我们为什么在苏州,他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几年前,大约是年的春天,我又去过一次扬中,距离儿时的那次回乡,已经三十多年了,其时我的母亲`外祖母`三舅`大舅母都已经去世,他们被安葬在一起,在苏州郊外一个叫吴山头的墓地里,仍然比邻而居,仍然像一个大家庭,在苏州城外安息了。而我的二舅和四舅在退休之后,都从苏州回到了扬中老家定居生活,我父亲那边的家族,我的祖母和伯父`大姑妈也都去世了,还有两个姑母健在,可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由于是一次会议的顺访,我的内心并没有体会到任何“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有的只是一种茫然,一种好奇,一种莫名的沉重的心情。现在的扬中县更名为扬中市,是镇江地区著名的富裕地区,与农业无关,与早期著名的竹器加工无关,以小型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发家致富,还有农民别墅的示范小区,我七岁回乡的时候跟我四舅的儿子睡一张床,好多年过去,他成为了副市长,用轿车把我接到他的办公室里,叙了叙家常,一起吃了晚饭,我知道我的二舅和四舅退休以后回到了扬中定居,我用我表哥的电话给我四舅打了个电话,这是我母亲去世之后,我对他的唯一的一次问候,至于我的二舅,由于没有电话号码,我连电话都无法打。匆匆的两天,我离开扬中岛,内心一直在质问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关系,人与土地的关联,靠亲人和家族维系,我意识到当一个家族圈分崩离析之后,故乡也破碎了,扬中这个故乡,终究是我父母的故乡,对于这片土地,我终究是个陌生人。

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中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几十年的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是失散了。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同样的,由于亲戚关系的不可避免的疏远,我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他们的新家,我在苏州城里有好多表姐表哥,但我不知道他们住在哪个地方,他们的孩子纷纷到南京来求学,我设法找到他们,把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叫到家里来,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晚餐过后,接到那些表姐的电话,是致谢的电话,之后,又恢复漫长的疏远,联系中断了。我童年时代热闹的家族圈生活完全萎缩了,家族对于我来说,仅仅是有直系亲属组成,每次回到苏州,我的足迹仅限于我父亲的家我兄弟姐妹的家,甚至他们都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每一家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远远超过八百米,对我来说,超过八百米,故乡便开始模糊,开始隐匿,至此,我的八百米的故乡已经漂浮不见了。所以我说,这么多年了,我还在想象故乡,发现故乡。也许我走了我父亲的路,注定是要离开故乡的。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我是唯一一个离开的人,而且不准备回去。我似乎已经习惯了离开,或者说,我已经习惯了出走。我不能说,人之所以有故乡,是因为他要离开故乡。但在我的心目中,与故乡密切相关的字眼,有时候是乡思,有时候就是出走。我去了我父母的故乡扬中,满眼生疏,父辈在此留下的痕迹已经无从追寻,我现在回到苏州,回到苏州城北,我以前曾经有过的八百米故乡,什么都不见了,只留下两座清代同治年间的石拱桥,一南一北,供人们凭吊,我发现在拆除了古旧的房屋之后,城北地区变得很空旷,同时也很小,那两座桥之间,现在看起来,八百米也不到!

所以,我怀疑我的八百米故乡也仅仅是错觉。我内心需要一个多大的故乡?我需要的故乡究竟在哪里?我知道吗?也许我并不知道。所以我说,直到现在,我还一直在想象故乡,发现故乡。

文/苏童

原标题:《八百米故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